質教育的中心在於優秀師資。著力構建“引才-培育-激勵”全鏈條機制,確保優秀教師“引得進、留得住、用得好”。
近年來,通過公開招聘、特崗方案、公費師範生引進等多渠道彌補師資,2021年以來累計新增教師389人,跨區域選調教師59人,推動1700人次教師慘加鉤通輪崗。
有效促進了城鄉師資均衡裝備。在教師培育方面,繼續加大投入力度。2021年以來投入超3000萬元,依托“國培方案”“東西部協作”等項目訓練教師8萬余人次。
2024-2025學年投入800萬元實施“教師素質提升年”方案,展開訓練20738人次,推動全市教師隊伍專業能力全體提升。
足球小將正在展開日常訓練;市中等職業學校的品酒實驗室裏,學生在職業專家指導下苦練技藝;在市科技館內,學生慘加力學探究、人工智能體會等活動。
點著科技立異願望這些鮮活場景,映照出教育理念的深刻變革。“撤縣設市初期,教育存在‘重分數、輕素質’的現象。”市教育體育局副局長穆仕亮表示。

“現在咱們堅持以‘五育並重’為中心抓手,積極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育的教育體系,形成體教交融、產教協同、科教賦能的多元育人格式。”德育交融築牢根基。

全市64所學校全面落實黨組織領導的負責制,高中階段實現黨委設立全掩蓋,3所“五強教育”示範校和7個名支書工作室引領著黨建與德育的深度交融。
目前,全市現有高層次教育人才325名,省級名師主幹36人、市級名優教師501人。